岭南遗珍:阳桃露酒的千年传承

阳桃(学名Averrhoa carambola),自晋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,被赋予“洋桃”、“杨桃”等名称。其独特的星形切面在国际上赢得了“星星果”(StarFruit)的美誉,其含有丰富的花青素、氨基酸、总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。

在古代,加入了花果或者中草药的酒叫“露”。阳桃露酒,顾名思义,即是在酒中加入阳桃一起酿造的酒。阳桃露酒在我国的具体起源已无法考究,但普遍认为在隋唐时期伴随岭南医学体系的成熟而兴起。

岭南医学的兴起并逐渐形成体系,特别是对地域性疾病的关注,促进了对包括阳桃在内的本土资源的药用探索。岭南医家通过“以酒行药”的方式,将阳桃浸渍于酒中,借助酒液萃取出其中的有效成分,使得药酒相互作用,共同发挥调理功效。

《汉书.食货志》记载“酒为百药之长”。传统医学认为阳桃露酒能调节血压,具有清热,生津,利水,解毒的功效。

《岭南杂记》记载阳桃能解肉食之毒,又能解岚瘴。岚瘴指的是山林间潮湿环境下特有的有毒雾气,古时认为是导致疾病的一种自然因素,说明阳桃能预防或治疗由岚瘴引起的疾病,如疟疾、发热、头痛、身体乏力等症状,具有清热解毒、祛湿辟秽的作用。

《广西中药志》也提到阳桃能解酒毒,消积滞。酒毒在中医里并不是指酒精本身有毒,而是指过度饮酒后,酒精在体内蓄积引发的病理反应,如面色红赤、烦躁不安、恶心呕吐、神志不清等症状。中医认为,酒精能损伤肝脏、脾胃,导致湿热内生、气机不畅等。解酒毒就是具有清热解毒、醒脑提神、和胃止呕等功效,帮助缓解醉酒后的不适,并促进酒精的代谢和排出。

《岭南采药录》则记载阳桃止渴解烦,除热,利小便。中医认为,持续的口渴可能是由于体内津液不足或津液输布失常所致,而心烦则常与心火上炎或肝气郁结有关。而小便是水液代谢的产物,通过利小便可以调节水液代谢,有助于解决水肿、小便不利、湿热内蕴等问题。

因此古代岭南医学也有用阳桃治疗血压高引起的眩晕、头痛、心火上炎等症状。现代医学观点认为,酒中的乙醇作为一种有机溶剂,具有出色的溶解性能,能够有效提取阳桃中的活性物质,确保药性得以完整保留。

阳桃露酒作为岭南医学的宝贵遗产,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,其药理作用也在传统与现代医学间架起了一座桥梁。

 

发表评论